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电子书架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欢迎关注本刊官微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0年 1卷 6期
刊出日期 2010-11-15

本刊特稿
法学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管理学研究
经济学研究
中日文化研究
法学研究
12 张学军
纯粹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出资制度的反思
创办出资是指合作社设立时由成员缴纳的资本。《合作社法》规定,成员是否缴纳创办出资、缴纳者的出资数额均由章程规定。这样的规定有待反思。“纯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均应出资且其出资额应与合作社的预期交易成正比。这样解释符合立法的目的、公平、有比较法上的依据;同时也切实可行。“混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团体成员”必须出资。这样解释符合立法的目的、有比较法上的依据、有利于合作社的经营。
2010 Vol. 1 (6): 12-19 [摘要] ( 2652 ) [HTML 0KB] [ PDF 0KB] ( 478 )
本刊特稿
5 祁志祥
“共同人性”与“差等人性”的重新反思
“共同人性”与“差等人性”是人性问题上纠缠不清、争论不休的古老话题。历史上,“共同人性”曾经遭到“性三品”论和“阶级人性”论的冲击和批判,当下又遭到非本质主义哲学的解构,似乎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其实矛盾百出,遗患甚多。重新盘点、比较、甄别和反思中外思想史上关于“共同人性”与“差等人性”论述的得失,清除差等人性论,肯定共同人性论,不仅在当下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拨乱反正意义,而且对于自觉认识和把握普遍人性,顺应人性制定政策方针、实现国泰民安,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2010 Vol. 1 (6): 5-11 [摘要] ( 2162 ) [HTML 0KB] [ PDF 0KB] ( 460 )
中日文化研究
39 廖肇亨
从《琉球百问》看清代中叶琉球贵族的疾病与社会生活
《琉球百问》《琉球问答奇病论》是清代道光年间,琉球御医吕凤仪就个人行医经验所遇之疑难杂症向当时吴门医派大家曹存心(1767—1834)问诊求方的文字记录,这些记录成为观察清中叶琉球疾病医疗史的珍贵资料。据现存最早使琉球录的作者陈侃(1489—1538)曾观察琉球居民的体格如是说道:“国无医药,民亦不夭札,或壮、或老始生痘疹。”琉球居民是否恒常康健?是否果真完全不需医药?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将以《琉球百问》为中心,透过观察琉球当时的疾病与社会生活之关系,重新省思陈侃说法的真实性。从本文的讨论得知,琉球居民的疾病现象既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例如天花、梅毒),也有某些程度的地域性(例如铁树根毒)。可见《琉球百问》相当程度地反映当时琉球人的某些生活方式与社会情境,并成为中国历来使琉书写的某些观察角度与思惟盲点的绝佳对照。
2010 Vol. 1 (6): 39-43 [摘要] ( 2196 ) [HTML 0KB] [ PDF 0KB] ( 477 )
32 王宝平
晚清耆儒俞樾在明治日本
浙江德清人俞樾为清末中国著名的经学家、古文字学家,学界已对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通过挖掘俞樾健在时日本对他的有关记载,来分析俞樾在当时的学术地位和历史意义,从而弥补前人研究之不足。
2010 Vol. 1 (6): 32-38 [摘要] ( 2122 ) [HTML 0KB] [ PDF 0KB] ( 481 )
经济学研究
60 朱晋
经济因素对住房价格驱动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11城市面板数据
经济因素对房地产市场至关重要,但不同的区域影响力会有较大的差异。与以往研究中常采用全国性的数据有别,本文利用浙江省11市1994—2008年的宏观经济和房地产相关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区域宏观经济与住房价格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区域经济中实际人均GDP、城市人口、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投资等经济因素对房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且房地产投资的增加能导致住房价格的上涨,经济增长对住房价格存在显著的正向驱动。
2010 Vol. 1 (6): 60-65 [摘要] ( 2242 ) [HTML 0KB] [ PDF 0KB] ( 455 )
66 孙明贵
怀旧消费研究:起源、成果及其核心问题
怀旧问题研究贯穿于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而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怀旧问题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怀旧消费研究的渊源脱离不了基于精神产品的快乐消费研究的兴起,在诸多研究成果中怀旧心理与怀旧消费的关系被大量地提起。但是怀旧消费研究中潜在的一些核心问题,如怀旧体验因子、怀旧认知唤起等,将成为最值得期待的研究领域。
2010 Vol. 1 (6): 66-72 [摘要] ( 2248 ) [HTML 0KB] [ PDF 0KB] ( 480 )
44 张宗新
金融创新、监管协同与系统性风险控制
反思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实质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不匹配,金融监管缺位导致高杠杆创新性金融衍生产品失控,最终引发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风险;在后次贷危机时期,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西方经济体都纷纷重新审视诸多重大的监管问题,积极开展金融监管体系重建改革。从伦敦峰会到多伦多峰会,G-20已经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监管达成共识;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重塑的框架体系看,2010年7月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奠定了今后的金融监管基石,这必然将对美国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应顺应全球金融监管制度变革趋势,推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协同,从而实现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控制。
2010 Vol. 1 (6): 44-50 [摘要] ( 2962 ) [HTML 0KB] [ PDF 0KB] ( 457 )
管理学研究
51 黄英君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再保险机制研究
再保险机制是农业保险机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保险提供一道必要的屏障。本文从归纳农业再保险机制的内涵与外延、运行的制约因素和运行机理及政府所起的作用等农业再保险机制运行的几个基本认识着手分析,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再保险机制进行系统地研究,探索构建我国现实背景下的农业保险发展的再保险机制。
2010 Vol. 1 (6): 51-59 [摘要] ( 2270 ) [HTML 0KB] [ PDF 0KB] ( 479 )
73 范文艺
从商之道:变迁中的旅游小城镇商业市场
传统集镇的商业市场是集镇存在的基础和社会空间的映射,其传统商贸功能和作为文化资源的特点又为当代旅游业所采用。在当代大众旅游消费空间背景下,传统商业市场正经历着转换和变迁,并共时性地展现着传统集镇的社会变迁。研究主要以定性和实地调查的方法从商业市场的物质载体、经营主体和商业业态三方面阐述当代旅游背景下传统集镇商业市场现代转向中的变迁问题。
2010 Vol. 1 (6): 73-79 [摘要] ( 2793 ) [HTML 0KB] [ PDF 0KB] ( 469 )
高等教育研究
92 刘法公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应以质量为本
摘要:中国高校的双语教学重形式轻质量的问题依然严重。本文分析了双语教学现状与质量低下的原因,指出高校开设双语课要讲究适度,本科教学评估指标对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作用不大,并提出了高校建设双语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思考。
2010 Vol. 1 (6): 92-95 [摘要] ( 2210 ) [HTML 0KB] [ PDF 0KB] ( 595 )
80 戴炜栋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战略
在21世纪国际化背景下,科学规划国家教育战略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该文在解析外语教育战略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外语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探索相应发展战略。期望本研究为我国外语教育发展提供一定思路和启示。
2010 Vol. 1 (6): 80-85 [摘要] ( 2668 ) [HTML 0KB] [ PDF 0KB] ( 479 )
86 廖曰文;韩玉志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经营与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毛入学率迅速增长,3年后便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大众化”既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变化,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严峻挑战。本文结合浙江工商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从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实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助学保障体系、提升学校国际化程度和办学水平、强化科研和社会服务、加强依法治校等方面阐述了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经营与管理。
2010 Vol. 1 (6): 86-91 [摘要] ( 2010 ) [HTML 0KB] [ PDF 0KB] ( 596 )
法学研究
20 吴平
罪名概念新探
目前刑法学界对于罪名的许多研究结论可以说是模糊不清,亟需正本清源。定义“罪名是犯罪的名称”是准确揭示罪名概念的内涵的属加种差定义,完全符合逻辑。罪名与某种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把某种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的概括作为罪名的定义违反下定义的规则。
2010 Vol. 1 (6): 20-25 [摘要] ( 1918 ) [HTML 0KB] [ PDF 0KB] ( 484 )
26 刘跃挺
论刑法中信赖原则的历史定位与体系地位----以德日刑法犯罪论发展史为视角
刑法中的信赖原则作为在一个共同参与社会分工团体行事的法则,通过分析其与刑法学相关理论概念历史性变革的关系,阐明该原则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信赖原则如何影响注意义务来否定过失责任的承担。信赖原则作为构成要件中的阻却事由,其关注重点在于面临危险时是否采取了合理地回避结果发生的措施。
2010 Vol. 1 (6): 26-31 [摘要] ( 2606 ) [HTML 0KB] [ PDF 0KB] ( 452 )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2号
版权所有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