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电子书架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欢迎关注本刊官微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22年 36卷 3期
刊出日期 2022-05-15

法学
经济与管理
文史哲
社会
青年论坛
文史哲
5 乐爱国
“利不是不好”:朱熹对《易传》之“利”的解读 Hot!
朱熹解《易传》“ 利者义之和”“ 利物足以和义”,不仅讲“利物”与“和义”的统一,强调“利物”之重要,表明对于利物、利人、利天下百姓的重视,而且由此进一步讲义利的相互联系,讲“利不是不好”;同时批评《苏氏易传》“义非利则惨洌而不和”,反对把义与利并列为二物,反对惟利是求。在此基础上,朱熹认为,对于利,既要从义利关系的层面看,又要从利害关系的层面看;既讲“利不是不好”,又讲“以利为心则有害”,反对求利之心。这一思想不仅在后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可以为今天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2022 Vol. 36 (3): 5-12 [摘要] ( 871 ) [HTML 1KB] [ PDF 1224KB] ( 5 )
13 于艳平,李伟昉
古罗马社会的女性、身体与政治——以莎士比亚笔下的伏伦妮娅形象为中心
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对莎士比亚罗马历史剧《科里奥兰纳斯》有深刻影响。不过,普鲁塔克笔下以母亲和罗马好公民双重身份三次出现在“家”和“敌营”两个空间的伏伦妮娅形象略显单薄,止于一种笼统的静态之美,而莎士比亚笔下以女人、母亲、国家政治的隐性操手三重身份六次显性在场、三次隐性在场的伏伦妮娅,展现出多维空间下的悖论之美,表现出一种理性、欲望、激情与活力交织下的女性动态之变与灵魂之美。莎士比亚从生活真实出发,在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富有时代特征的典型环境下通过对伏伦妮娅形象的重塑,反映女性在家庭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生存现状。他围绕女性—身体—政治这一脉络,通过对伏伦妮娅的隐性政治参与与其家庭教育方式之间关系的想象与构建,将家庭伦理与国家政治有机联系在一起,以彰显其家国同构的思想。
2022 Vol. 36 (3): 13-23 [摘要] ( 328 ) [HTML 1KB] [ PDF 1290KB] ( 4 )
24 王鑫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共同富裕:内涵、价值与路径 Hot!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集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的“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初心使命的思想资源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起点是消除贫困,经过百年探索,形成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和内涵,构建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分配体系,超越了西方以“资本逻辑”为中心的分配方式。共同富裕是动态的概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基于自身实践的现代化概念和理论框架。这一中国式现代化分配体系是 以党的领导为力量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保障、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组成,开辟了一条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
2022 Vol. 36 (3): 24-33 [摘要] ( 608 ) [HTML 1KB] [ PDF 1258KB] ( 1 )
法学
34 章志远
法治一体建设视域中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Hot!
作为一项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实践探索,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在24年间经历了依托文件推动的初创期、制度正式入法的生长期和司法解释实施的拓展期三个阶段。置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制度功能应当得到全新阐释。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视域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具有以官员守法带动全民守法、以官民沟通促进实质化解、以个案处理实现诉源治理的时代价值,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为此提供了有力佐证。遵循法治政府建设要率先取得突破、带动法治 社会建设的法治发展逻辑,应从必须出庭案件范围划定中的司法裁量、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取向的应诉表现和负责人出庭应诉实际效果的公开评价三个方面进一步予以完善。
2022 Vol. 36 (3): 34-43 [摘要] ( 299 ) [HTML 1KB] [ PDF 1250KB] ( 0 )
44 李德健,杨思斌
我国慈善应急法制的理论反思与完善路径 Hot!
我国现有慈善应急法制体系在突发事件中并未有效解决慈善应急活动的普遍违法、自由受限与效率低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法律、法规与政策缺乏对慈善应急活动正当性、民间性与比较优势的充分考量。为此,应系统完善慈善应急法制中的放管服制度,最大限度释放慈善事业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发展潜力。尤其需要以放宽标准、降低门槛为基点,建构慈善应急免责机制;以保障自治、比例规制为核心,优化慈善应急管制机制;以行业培育、平台搭建为中心,重塑慈善应急协作机制。
2022 Vol. 36 (3): 44-52 [摘要] ( 295 ) [HTML 1KB] [ PDF 1242KB] ( 5 )
53 韩啸
论唐宋契约担保制度的时代进步
唐宋时期,在统治者更多干预下,契约担保制度获得长足发展,无论是财产的担保还是人的担保,都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较大进步。不动产契约担保制度典当、抵当、倚当的类型化分野更为明确,不动产契约担保的客体、主体、程序、回赎期限等有了更为完备的立法表达和更为精细的制度规制。动产契约担保方面,立法层面禁止了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以人为质的担保方式,商品经济下钱物流转的提速和宋代“市司”的衰落,使得关于变卖质物的立法并未实际运行。保人的担保具有利他性、单务性,宋代进一步明确了特定情形下必须由多个保人共担责任;同时敦促营利性牙人诚信积极地从事居间活动,提高交易安全,客观上降低了保人的担责风险。
2022 Vol. 36 (3): 53-60 [摘要] ( 292 ) [HTML 1KB] [ PDF 1233KB] ( 0 )
61 张佳华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刑事保护视域下“复制”行为的司法认定
在涉计算机软件侵犯著作权罪的司法认定中,“复制”行为的认定一直是困扰司法实践的难题。从法教义学分析,涉计算机软件的“复制”意涵理解与界定有其独特性。尽管现行立法没有规定“接触+实质性相似”规则,其却成为认定“复制”行为的普遍遵循。因难以取得直接证据予以证明,司法机关对“接触”的判定多适用推定规则,但应区别于民事案件且应当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实质性相似”的认定缺乏统一裁判标准。“实质性相似”不限于计算机软件的整体比对,相似的比例应否具有刑事追诉门槛存在争议。需要通过司法解释或指导性案例进一步明确“接触+实质性相似”的判定标准,统一“复制”行为司法认定的裁判尺度,加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刑事保护。
2022 Vol. 36 (3): 61-71 [摘要] ( 324 ) [HTML 1KB] [ PDF 1278KB] ( 2 )
72 季若望
《民法典》视域下延时性合规产品侵权之新解——以“市场份额责任”改造为核心
我国药品、食品安全领域的延时性合规侵权案件频发,现行规范无法直接适用,《民法典》的侵权责任编却未作出任何回应。适当引进美国法上的“市场份额责任”并予以本土化改造迫在眉睫。药企的合规之抗辩不能被认可,因为其仍具有“不合理的危险”,且违反产品跟踪观察义务之行为亦应被视为缺陷,在利益衡量上应倾向于救济被侵权人。具体构建上,以《民法典》产品责任章第1202条为基础,对“产品”“缺陷”等要件进行合理解释,并对因果关系要件进行适当宽松改造,即可构建本土化体系。在损害赔偿的计算上,“ 本地市场份额”相较于“全国市场份额”标准具有法理和技术上的双重优势,更值采纳。同时,大数据技术 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针对线上企业和线下企业可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以加强合理性。
2022 Vol. 36 (3): 72-84 [摘要] ( 315 ) [HTML 1KB] [ PDF 1323KB] ( 2 )
经济与管理
85 任保平,王思琛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逻辑机理与推进策略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数据要素通过市场化配置参与到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中来,在促进各类资源要素流动配置、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首先,在内涵界 定和特征描述的基础上,阐释了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助推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内在逻辑机理:一方面是通过畅通要素循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是通过增强经济韧性支撑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畅通。其次,着眼于数据要素的产权界定、市场化配置、市场开放共享和参与分 配四个方面,归纳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制约因素。最后,针对以上制约 因素,分别提出要通过加强数据确权、建设高标准数据市场体系、扩大数据开放共享、实现数 据参与分配来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从而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2022 Vol. 36 (3): 85-93 [摘要] ( 336 ) [HTML 1KB] [ PDF 1246KB] ( 0 )
94 韩雷,李舜
数字金融、主观幸福感与居民消费——基于CGSS2015的实证分析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振居民消费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综合运用CGSS2015数据 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探索了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够提升居民消费;且存在结构效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与数字化程度均能提升居民消费;数字金融对发达地区和家庭物质资本高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对欠发达地区家庭人力资本高的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户主主观幸福感在数字金融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遮掩效应”。结论从经济学与心理学融合的角度,为解释数字金融影响居民消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2022 Vol. 36 (3): 94-108 [摘要] ( 371 ) [HTML 1KB] [ PDF 1372KB] ( 6 )
109 张亨明,章皓月,朱庆生
“ 十四五” 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Hot!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诸如粮食生产动力不足,粮食供需结构失衡,资源环 境压力过大,粮食产业竞争力不强和生产效益较低等问题,给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 的隐患。“十四五”时期还需继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复杂的发展形势下不断完善已有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国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具体应以创新的理念突破粮食生产瓶颈,以协调的理念化解粮食结构矛盾,以绿色的理念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以开放的理念防范国际粮食贸易风险,以共享的理念提高粮食生产整体效益,共同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2022 Vol. 36 (3): 109-119 [摘要] ( 316 ) [HTML 1KB] [ PDF 1402KB] ( 4 )
120 张铤
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的风险及其规避
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对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带来了治理技术的安全隐患、治理主体的替代 危机、治理行为的价值缺失和治理责任的模糊不清等风险。人工智能的技术复杂性与不确定 性、赋能治理与侵犯权利的双重效应以及兼具治理工具与治理对象的自反是其风险根源。人 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的风险规避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致力于构建一个综合性公共政策框 架。概而言之,要以数据与算法治理为基础,加强人工智能风险的根源治理;以优化与完善社会政策为保障,彰显技术治理行为的价值理性;以风险评估与社会实验为手段,开展人工智 能风险的监测预警;以社会合作与共治为架构,推进人工智能风险的协同治理。
2022 Vol. 36 (3): 120-126 [摘要] ( 400 ) [HTML 1KB] [ PDF 1203KB] ( 2 )
社会
127 杨彩云
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社会疏离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关乎个体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 要内容。基于2019年S市社区矫正对象的调查数据,从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视角,探究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社会疏离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既存在直接影响,也通过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两个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身份认同整合和社会支持在歧视知觉与社会疏离之间起到自我转化和外在保护的作用。因此,在外在歧视无法完全消除之下,为了缓解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疏离,应注重提升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整合,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有益支持,从而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2022 Vol. 36 (3): 127-139 [摘要] ( 302 ) [HTML 1KB] [ PDF 1321KB] ( 0 )
140 刘妮娜,杜鹏
中国互助型社会养老的定位及发展方向 Hot!
互助型社会养老是社会养老的一种方式,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化和低成本养 老、推动老年人有序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社会养老体系中处于基础而非辅助部分。互助型社会养老是非盈利性的,资金、服务、运营主体和组织形式都相对多元。其组织建设的发展方向是不断提高各类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合作化程度以及可持续运转能力,从互助 组织有序管理、专业社会组织赋能、市场经营逐步走向规范多样的各类现代互助合作社的经营;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分阶段推动建立市县、省、国家级的互助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互助 养老组织体系、时间银行体系以及其他各类互助合作养老方式,并进一步向中国特色互助合作的社会部门过渡和发展。目前我国互助型社会养老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重点解决好社会观念、法律法规、资金支持、互助组织体系建设等关键问题。
2022 Vol. 36 (3): 140-153 [摘要] ( 349 ) [HTML 1KB] [ PDF 1356KB] ( 3 )
青年论坛
154 李子龙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证据开示规则形塑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核心是控辩双方的平等协商。平等协商的前提是通过证据开示保障双方在获知案件事实与证据信息上的对称性,尤其是辩护方对证据信息的知情权,进而保障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与真实性。《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第29条授权检察机关探索证据开示制度。证据开示制度的样态表现为“双方规制型”与“单方 规制型”两种模式,后者更符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际。检察机关单方面向辩护方开示证据材料,需在程序上规制开示的适用阶段、方式、范围以及辩护律师的作用等具体规则,建立符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际的证据开示制度。
2022 Vol. 36 (3): 154-164 [摘要] ( 350 ) [HTML 1KB] [ PDF 1255KB] ( 3 )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2号
版权所有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