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电子书架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欢迎关注本刊官微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4年 卷 3期
刊出日期 2014-05-15

法学
经济与管理
文史哲
学者介绍
文史哲
4 任增强
路向与方法:北美汉学家论孔子说《诗》
英语学界对孔子文学思想的研究实属晚近之事,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北美地区陆续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大体沿着两个路向展开,一是探讨孔子的诗学观,二是论述孔子思维方式与其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上涉及:聚焦实用与抒情两种质素、注重文本细读基础上的多时段考察、援用二重证据法、汲取西方文学理论,引入后现代主义视域。
2014 Vol.  (3): 4-11 [摘要] ( 1703 ) [HTML 1KB] [ PDF 1442KB] ( 1706 )
12 韩振华
“他乡有夫子”——十九世纪新教传教士的《孟子》诠释
进入十九世纪,西方译介《孟子》的主体从耶稣会士转移到了新教传教士身上。他们的译介活动,既有跟耶稣会士一脉相承的地方,亦有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一些新特点。本文以新教传教士柯大卫、理雅各、花之安等人为例,考察十九世纪《孟子》在西方的译介与接受情况。本文将重点放在宗教思想史的考察方面,研究并“解码”西人的接受语境、问题意识,以及视域融合的具体表现,并尝试做出自己的价值评判。
2014 Vol.  (3): 12-21 [摘要] ( 1839 ) [HTML 1KB] [ PDF 1666KB] ( 1722 )
22 潘一禾
乡土意识与现代民族精神书写——论哈姆林?加兰小说的特点与价值
美国乡土小说家哈姆林?加兰的创作对中国当下的城乡现代化进程具有特殊的参照价值。作为一位在创作内容和手法上都努力自主和自觉的小说家,加兰不仅深情记录了父母一代在前现代农业劳作中的艰辛和梦碎,更描述了新一代追梦青年在城乡间的奔波、困惑和思考。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他的小说借助民众心理成长和国家发展的共进历程,着力铸造勇敢健全的现代民族精神,并通过真诚叙说现代化无法逆转进程中的普遍“乡愁”,关注普通读者大众的伦理选择和理性成熟,从而助推社会公平与公正意识的培育与建设。
2014 Vol.  (3): 22-29 [摘要] ( 1719 ) [HTML 1KB] [ PDF 1466KB] ( 1690 )
30 汤拥华
文本的追问与文学性的重构——以乔纳森?卡勒对罗兰?巴特后期文本观的批评为参照
本文以罗兰?巴特后期文本观以及乔纳森?卡勒对此文本观的批评为参照,就文本与审美以及文学性的关系展开考察。常见的误解是,随着文本概念的流行和“理论时代”的到来,文学性已成为本质主义的遗物;本文则力图展示,有关文本的深入探究必将回归文学性问题。这不是简单地回归审美,而是发掘文本自我反思的潜能并在新的意义上探求文学的具体性。
2014 Vol.  (3): 30-38 [摘要] ( 1667 ) [HTML 1KB] [ PDF 1326KB] ( 1427 )
39 胡建
“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述评
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从整体上看,是从自然价值本体论的角度展开理论路向的,因此从客观性的角度超越式地继承了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说。但罗尔斯顿强调,我们在肯定自然价值的同时,也应看到,这种存在有赖于人类的感知与评价。由于人类是文化的动物,因此他是通过文化实践而认知并体验自然的,据此确定了人类具有最高的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并依据文化的尺度实行生态伦理。这就在事实上建构了人类主体性的“大地美德”。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顿学说的本质是“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
2014 Vol.  (3): 39-45 [摘要] ( 1615 ) [HTML 1KB] [ PDF 969KB] ( 1547 )
46 姜勇
宋、明、清对黄河上游的军事布防
黄河上游番地民族众多,环境复杂,宋明清三朝在此均布有重兵,但由于力量对比、地理形势及对此地区的控制力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布防特点:如北宋时期的纵深防御、明朝的线性防御以及清朝在枢纽重镇的驻兵。此地的军事形势虽不足以构成各朝的心腹之疾,但仍是长期牵扯各朝国力的重要因素。
2014 Vol.  (3): 46-52 [摘要] ( 1568 ) [HTML 1KB] [ PDF 1216KB] ( 1584 )
53 王兴杰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与高校人才培养
价值观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价值观培育是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价值观培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价值观培育工作中根本是回归大学使命,依据青年学生群体特点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延,改进和完善青年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思路,注重网络时代价值观教育空间的转换。
2014 Vol.  (3): 53-58 [摘要] ( 1611 ) [HTML 1KB] [ PDF 845KB] ( 1904 )
59 陈昊
转变期青花瓷艺术空前繁荣的原因
明末清初〔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至康熙二十年(1681)〕的青花瓷艺术没有因御窑停烧和战乱而衰败,相反,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展现了独特的时代特征和风貌。陶瓷学界称这个时期为中国瓷器发展的转变期。由于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解放,御窑与民窑的融合和互动,以及科技的发展,使瓷器在构图风格、造型技法、纹饰绘画、审美观念等方面都有极可贵的创新和发展。
2014 Vol.  (3): 59-62 [摘要] ( 1609 ) [HTML 1KB] [ PDF 679KB] ( 1615 )
法学
63 高铭暄 张慧
我国刑法实施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刑法的实施,在刑法理念更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障人权、宽严相济和尊重国际化趋势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总的来说,刑法实施六十余年来,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全。当前我国社会治安总体稳定,但是仍处于刑事犯罪的高发期,这给我国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冲击,也让刑法的实施面临了不小的挑战。展望刑法未来的实施,我们要继续坚持科学的刑事司法理念、进一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推进刑事司法改革、促进刑事司法的国际合作。唯有如此,我国刑法的实施才能朝着更为科学、文明、人道、公正的方向发展。
2014 Vol.  (3): 63-70 [摘要] ( 1589 ) [HTML 1KB] [ PDF 1187KB] ( 1534 )
71 蔡曦蕾
中国四地洗钱罪规制状况对比研究
外界对中国大陆地区在洗钱罪方面的规制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非议。研究以近年来大陆地区与港澳台三地对洗钱罪起诉的案件数据为分析进路,从表象上看,大陆地区对该罪的查禁状况的确难以令人满意。然而,通过对四地洗钱罪犯罪圈之比较后发现,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大陆地区现行刑事法律规制下的狭义洗钱罪之犯罪圈设置过窄。通过引入广义洗钱类犯罪的概念,拓宽大陆地区洗钱罪之犯罪圈范畴,大陆地区洗钱犯罪数据有显著提升,在所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重绝不较港澳台地区逊色。
2014 Vol.  (3): 71-81 [摘要] ( 1556 ) [HTML 1KB] [ PDF 1331KB] ( 1759 )
经济与管理
82 朱海就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审视:治理的视角

本文阐述“市场即治理”的思想。治理问题属于交换范式,而不是价值范式,要研究治理问题,应重构以价值范式为基础的政治经济。根据交换范式,“市场治理”与“组织治理”不是替代关系,相反,市场治理以无数自主的、遵守一般性法则的组织为前提。科斯没有把“物”意义上的私有产权与那个自然法相联的“行动”意义上的私有产权加以明确区分,并且忽视了促使制度改善的“企业家”,这导致他的理论停留在“比较制度分析”层面,而不构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治理理论”。从治理的角度看,“市场”本身就包括了“政府”,“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表述成“政府与其他主体的关系”。人为地把产品(服务)划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相当于赋予政府提供某项产品的排他性特权。重要的不是确定由谁提供某种服务会更好,而是使未来那个能够更好地提供服务的个人或组织会“出现”。

2014 Vol.  (3): 82-89 [摘要] ( 1605 ) [HTML 1KB] [ PDF 1041KB] ( 1525 )
90 于峰 卢进勇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省域内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效果,学界存在分歧。本文从中国省域内收入分配效应角度入手,选取1995-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实证检验现有观点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扩大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究其原因是:外资企业采取“两头在外”和技术封锁的经营战略,低技术层次的内资企业难以融入外资企业的产业链,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遇阻,内、外资企业薪酬制度差异。鉴此,本文提出:中国应提高外资企业的在华根植性,鼓励外资公司转让关键技术,适当限制过高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大力推进教育培训事业和国内外交流合作,健全知识产权制度。
2014 Vol.  (3): 90-96 [摘要] ( 1552 ) [HTML 1KB] [ PDF 868KB] ( 1583 )
97 陈佩 石伟 蔡子君
强制公民行为与工作家庭平衡之间的关系: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
迄今为止,大部分关于公民行为的研究关注于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对组织绩效的贡献。与传统的组织公民行为相反,组织中也存在非自愿的角色外行为,即受到工作场所中的外在压力而被迫做出的强制公民行为。尽管学者针对它展开了不少理论性探讨,相关实证研究却相对缺乏,而关于它和工作家庭平衡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无。本研究以北京两家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98份。通过采用Bootstrapping统计方法,结合路径分析的思路来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制性公民行为负向预测工作家庭平衡;工作压力在强制公民行为和工作家庭平衡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调节了中介及直接作用。该发现不仅有利于更全面、合理地看待员工的强制公民行为,而且对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措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组织可以通过有效抑制强制公民行为的负面作用,提高组织的效能。
2014 Vol.  (3): 97-106 [摘要] ( 1748 ) [HTML 1KB] [ PDF 1085KB] ( 1565 )
107 张创新 任庆伟
我国决策问责制探析
决策问责是针对因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情形,对决策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遵照既定程序进行责任追究的一种事后控制行为,其重点和难点在于其适用范围、程度度量及非决策问责情形的决策失误的鉴别。囿于认识的局限性、工具的阶段性和信息的有限性而造成的决策失误不在决策问责的范畴之中。公共行政起点的奠基意义诉求决策问责,前期问责成果的充分准备呼吁决策问责,重大决策失误的惨痛教训亟待决策问责。而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制度树立责任意识是前提,完善问责程序是核心,健全制度和法律是保障。
2014 Vol.  (3): 107-111 [摘要] ( 1634 ) [HTML 1KB] [ PDF 711KB] ( 1929 )
学者介绍
112 傅跃建
高铭暄教授学术思想简介
高铭暄教授的学术研究主要围绕国家法治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研究方向涉及中国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等学科。此外,高铭暄教授还系统梳理了新中国刑法学研究发展繁荣的脉络和足迹,填补了新中国刑法学研究史的空白。
2014 Vol.  (3): 112-112 [摘要] ( 1608 ) [HTML 1KB] [ PDF 192KB] ( 1387 )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2号
版权所有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