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在线投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在线审稿
   编辑远程办公
   主编远程办公
 

期刊在线阅读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电子书架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欢迎关注本刊官微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6年 卷 2期
刊出日期 2016-03-15

法学
经济与管理
文史哲
社会
特稿
特稿
5 殷企平
《好伙伴》与共同体形塑
瑞士学者艾娜虽然关注到了《好伙伴》所处的英国状况小说传统,却未能点明这一传统跟小说的象征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好伙伴》中关乎共同体生活的关键性象征应该是“好伙伴歌舞剧团”及其运作的方式(包括演出),而不仅仅是艾娜所说的“音乐厅表演会”。艾娜所说的“音乐厅表演会”虽然也能象征共同体生活,但是“好伙伴歌舞剧团”这一意象不但更能折射共同体生活的广度,如文艺表演范畴之外的生活方式;也更能揭示共同体生活的深度,如共同体精神以及作为共同体根基的工作方式。
2016 Vol.  (2): 5-11 [摘要] ( 1895 ) [HTML 1KB] [ PDF 1306KB] ( 1811 )
文史哲
12 寇鹏程
“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美化”与“丑化”的内涵与逻辑
“美化”与“丑化”是“十七年”文学批评中一个常见的评价标准。当时“美化”主要是指文学作品错误地美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封建阶级的人物形象以及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美帝国主义等。“丑化”主要是指错误地丑化农民群众、解放军战士、共产党员以及新社会等。首先,这种有些扭曲的“美化”与“丑化”的批判对于文学本身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规训了一定的写作范围,文学叙事成了一种“被动叙事”。这种“美化”与“丑化”虽然有违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但从其政治的逻辑来看,这种使用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其次,这里面还有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方面的逻辑。最后,还有一种情感的逻辑。美化与丑化的这种批评模式在当前文学批评实践中仍有现实的警示作用。
2016 Vol.  (2): 12-20 [摘要] ( 1856 ) [HTML 1KB] [ PDF 1303KB] ( 2203 )
21 程磊
疏离与退缩:论柳永羁旅行役词的文化意蕴
柳永羁旅行役词集中展现了其文化身份的矛盾性,自陈身世的主体切入视角,使其不同于代言应歌之词,而是自述情志的为己之作,是其感性生命困境体验的直接表现形式。在表达家国乡愁主题上,柳词有回归古典传统的趋势,但突出了疏离政治本体、放弃士大夫政治人格的特点。彰显个体感性、追求情爱人生是其文化身份的本质所在,追忆旧欢、思慕佳人成为其羁泊无据时补偿家园失落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出沉溺感性而无法确立价值感的退缩意识。
2016 Vol.  (2): 21-28 [摘要] ( 1744 ) [HTML 1KB] [ PDF 1300KB] ( 2111 )
29 柯克雷
中国现代新词与流行词的日语偏向——以 “颜”为例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许多从日语引入的新词与流行词,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从英语、法语等其他外语引进的词汇,呈现出明显的日语偏向。这些新词大多最初由年轻人引进、修改和使用,此后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其中有一部分被主流媒体频繁使用,最终被固定为某一特定语意而被国民接受。这些词语大多没有被正式收录进词典,所以常会在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之间造成理解与沟通上的困难。同时,这些新词、流行词在字面上带有明显的日语特征,所以被许多人认为是异文化入侵的恶果而遭到严正的批评。本文试以与“颜”相关的流行词为例,探究中国新词、流行词出现日语偏向的表现及原因,寻求对这一现象的正确理解,以期对规范现代汉语的使用有所帮助。
2016 Vol.  (2): 29-38 [摘要] ( 2371 ) [HTML 1KB] [ PDF 1326KB] ( 3291 )
39 张兰星
16-17世纪的日欧贸易与世界商贸发展
16—17世纪,日本与欧洲曾经开展了近一个世纪的商贸活动。日欧贸易促进了东西方商货的交流、商品包装技术的进步、农作物的传播及世界贸易圈的产生。总的来说,日欧贸易是世界商贸发展的一部分,也是东西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 Vol.  (2): 39-44 [摘要] ( 1837 ) [HTML 1KB] [ PDF 1288KB] ( 2345 )
45 朱亚坤
哲学亦是一门爱美的智慧——以柏拉图的《会饮篇》为例
哲学即爱智慧,但爱智慧具有多重意蕴。从古希腊开始的爱智旅途,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真理转向,并未能有效回应长期以来的哲学危机。本文尝试以柏拉图的《会饮篇》中关于爱美的智慧的探索为例,初步阐发了爱美的智慧的内涵、实践模式和历史遭遇,同时在对阶梯式实践模式评判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错位实践模式作为补充,把爱美的智慧看作是爱智者哲学沉思与实践的可能朝向,并视为克服哲学危机的一个有效方法。
2016 Vol.  (2): 45-54 [摘要] ( 2426 ) [HTML 1KB] [ PDF 1253KB] ( 2570 )
55 李勇
我们该如何研究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
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640年爆发的英国革命既是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思考英国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切入点。自英国革命爆发至今三百多年,英国人不断寻找一种对革命与资本主义问题的合理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方式于20世纪初传入英国,为英国人理解和解释英国革命与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英国人(尤其是英国左派)的百年探索来看,整体主义是审视英国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性视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式是基本手段,将资本主义兴起从单纯的经济学范畴扩展到社会范畴是必要的突破,以史为鉴和连接传统与现实是基本目的。
2016 Vol.  (2): 55-60 [摘要] ( 2351 ) [HTML 1KB] [ PDF 1219KB] ( 2443 )
法学
61 王耀海
社会转弯期的良法机理——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中的良法观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代,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中的良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认为,法律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的工具。良法能够促进惩奸保民、国家富强、树立国威并节约资源。良法成立的继受标准,在于民众接受并守法。但是,良法不容易被民众立刻接受,往往需要国家权力作为中介,以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找到突破点的同时设定好关键点,开启民智,以促进良法确立和实现。
2016 Vol.  (2): 61-66 [摘要] ( 1670 ) [HTML 1KB] [ PDF 1212KB] ( 2086 )
67 商玉玺
抑制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刑事风险分析
金融抑制在金融市场引发两种相悖的力量:一种是将突破金融管制行为上升为犯罪的约束力,另一种是市场微观主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消除或减轻外部金融压制的反抗力。两种力量在互联网金融市场相互碰撞产生刑事风险,表现为经营主体经营国家许可的“正当业务”触及刑事法网,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实施犯罪。在存在金融抑制、鼓励金融创新的现实背景下,国家治理层面应对互联网金融刑事风险的进路为:秉持“宽和”的原则,把正当经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风险行为“出罪化”,收紧当前互联网金融创新行为犯罪圈。
2016 Vol.  (2): 67-73 [摘要] ( 1801 ) [HTML 1KB] [ PDF 1228KB] ( 2126 )
经济与管理
74 侯旻 顾春梅 王钟辉
互联网平台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感知风险的影响
以往互联网金融产品研究多是单方面从消费者角度展开分析,忽略了网络平台这一重要因素。消费者和平台都是感知风险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试图在感知风险理论的框架下,以P2P网贷平台为研究对象,将消费者和互联网平台联系在一起,通过回归分析检验了P2P平台对感知风险的影响和消费者因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得出了与传统网购感知风险研究不同的结论:可信度显著正向影响隐私风险和功能风险,便捷性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和财务风险,实用性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心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年龄能显著负向调节女性样本中网站因素与感知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结论为P2P网贷平台提出了营销建议。
2016 Vol.  (2): 74-84 [摘要] ( 1807 ) [HTML 1KB] [ PDF 1275KB] ( 2012 )
85 梁娟
货币政策、产权性质与企业捐赠
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学者们对我国企业慈善捐赠行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是慈善捐赠的重要力量。本文选取200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实证检验产权性质对企业捐赠的影响,然后,抓住货币政策这一外生事件,研究融资约束是否影响企业捐赠。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捐赠倾向与捐赠规模都更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货币政策是影响民营企业捐赠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企业慈善捐赠的文献,也拓展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
2016 Vol.  (2): 85-93 [摘要] ( 1937 ) [HTML 1KB] [ PDF 1256KB] ( 2342 )
94 朱海就
企业家才能的制度维度

文章探讨了企业家才能的制度维度问题。企业家除了为社会提供产品之外,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制度,这种影响虽不易觉察,是“看不见的”,但确实存在且意义深远。这使我们认识到即便是一个在产品方面为社会创造了价值的企业,也有可能是“制度破坏型的”。文章通过把制度分为组织、通行的法则和文化三个层面,解释了为什么企业家的“理性”行动,可能会形成一种与自然法相背离的“流行风气”,并最终导致一个社会制度环境的恶化。文章最后认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并不仅仅是致力于公益、环保等等,更是有意识地推动制度的改善。

2016 Vol.  (2): 94-101 [摘要] ( 1739 ) [HTML 1KB] [ PDF 1290KB] ( 2005 )
102 郝云宏 汪茜 王淑贤
多个大股东与公司治理研究

本研究围绕多个大股东结构下的大股东与公司治理问题,对多个大股东存在的现象、大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大股东关系进行了系统回顾与评述。我们发现,多个大股东结构下股权制衡失效的原因首先是对“大股东关系”认知的混淆,相应地,关注微观主体特别是第二大股东的治理作用也成为研究股权制衡的有效切入点。

2016 Vol.  (2): 102-110 [摘要] ( 2485 ) [HTML 1KB] [ PDF 1268KB] ( 2413 )
111 朱蓓倩 高向东 陶树果
新型户籍制度下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的博弈研究——以上海为例

上海以政策干预、政府主导、市场优化为特征的人口调控政策,在城市发展、外来人口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但以往户籍制度下的人口调控政策在限度和效率下日益显现其不足。有鉴于此,新型户籍制度下的人口调控急需构建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政府需要明确其在社会、政治、经济中所存在的博弈,所要面临并亟待解决的人口问题。笔者认为,须在尊重新型户籍制度内涵的原则下,以关注不同时段、不同空间、不同阶层人群的人口调控方式,重构上海人口调控战略方针。

2016 Vol.  (2): 111-117 [摘要] ( 2257 ) [HTML 1KB] [ PDF 1223KB] ( 2384 )
社会
118 邓锁
贫困代际传递与儿童发展政策的干预可行性研究——基于陕西省白水县的实证调研数据

贫困代际传递是反贫困的一个重要挑战,通过强化与创新儿童发展政策的介入对于打破贫困陷阱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基于陕西省白水县的问卷调查数据,从资产社会政策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农村家庭资产拥有和金融能力特征及其对于子女自我发展认知的效应,同时以儿童发展账户项目为主要政策介入形式,探讨了面向儿童的资产政策干预可行性。论文的研究表明,当前农村的反贫困亟需纳入更加积极和整合的家庭与儿童发展干预政策。

2016 Vol.  (2): 118-128 [摘要] ( 1784 ) [HTML 1KB] [ PDF 1250KB] ( 2092 )
浙ICP备0507396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12号
版权所有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